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支配著整個社會發展進程。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大家庭中的“新面孔”,已成為數字時代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最顯著的要素,客觀上要求建立健全與之相匹配的生產關系。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明確提出,“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這意味著,充分發揮我國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勢在必行。
數據基礎制度是與數據產權、流通、交易、使用、分配、治理、安全等基本規律相適應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最根本性制度規范。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是新時代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持續向縱深推進的標志性、全局性、戰略性舉措,有利于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賦能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應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有利于統籌分配效率與公平,推動全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促進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數據要素治理效能,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和基礎制度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首次將“數據”明確作為生產要素?!吨腥A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和數據要素密切相關的國家法律,分別從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對數據作出了剛性制度約束?!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更是聚焦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數據要素治理提出了20條政策舉措,科學搭建了我國數據基礎制度的“四梁八柱”??梢哉f,我國在構建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方面具備了充分的基礎。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數據要素基礎制度有了,現在的關鍵是把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既要心中有數,不斷提升數字素養,看見數據,弄懂數據,又要手中有術,主動學習和掌握數據要素發展和賦能規律,用好數據,管住數據。我們堅信,隨著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正跑出數據賦能“中國加速度”,這就要求我們緊緊抓住我國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有利契機,牽牢數據要素“牛鼻子”,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速奔向數字經濟新藍海,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紅利。